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何以报德(9)都是因为我吗? (第1/2页)
何以报德(9)都是因为我吗?
一 张以诚是一个这样的人。 他比卢世瑜年长两岁。和卢世瑜结的仇,是在几年前的一场学术会议上。本来两人相安无事,但张以诚作为人文学院的杰出教师在展示研究成果的时候,卢世瑜当场指出了他的问题。 一针见血,毫不留情。 研究方法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很普遍,很容易被忽略,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。这意味着他的研究报告存在极大的信度问题,汇报无法再进行下去。 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,在会场千百人的一片死寂当中,张以诚从讲台上走了下去。 从此他便将卢世瑜视为rou中刺。 他不能原谅。区区一个美术学院的普通教师,凭什么让他在巨大的会场上下不来台,全然不顾他教务处秘书长的身份——当时他还只是秘书长。 也不能原谅,一个学美术的,凭什么对历史系的研究方法指指点点。 当然更不能原谅的是,卢世瑜做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,学术会议本身就鼓励大家相互指出彼此的问题。这场会议之后,在张以诚看来,他沦为了所有人的笑柄,而卢世瑜则被学界同僚赞誉为“卓尔不群”。 他永远也忘记不了这份耻辱。 后来他成为了教务处副处长。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行政级别。张以诚其实清楚自己在学术上才华有限,因此这份权力是他铆足了劲地八面玲珑,做好了一个十足的“行政人”才换来的,他格外珍惜。 但这份珍惜不包括对待卢世瑜的态度。 权力既然这么珍贵,当然要用来解心头之恨。他当了几年副处长,就刁难了卢世瑜几年。只要两人同场出现,张以诚必定要找卢世瑜的麻烦,要让“卢世瑜和教务处副处长有仇”的消息传遍Q大每个角落,他确实也做到了。 至于卢世瑜对待这件事的态度,通常都是回避,沉默,很少给他正脸看。 越是这样,张以诚越不放弃。他不乐意看见卢世瑜总在那里一副清高的样子,一定有什么东西足够把卢世瑜清高的面具扯下脸来,他一定要让他难看。 二 和张处长接触过的人,都觉得这个人极为典型。白皮肤,发福的身材,戴着眼睛。嘴唇很厚,常常做出下撇的动作,眼睛也总是眯起来,表示他的怀疑和不屑。但这只是在下级面前。如果面对同级,他是一个笑口常开的老好人,而面对上级,他是那个笑容既谦虚又自信,既不过度谄媚又能让领导感觉到舒服,还能清晰地抓住领导们想要什么的,无懈可击的行政人。 所以他是最适合做“中间人”的人选。 收受贿赂之事并非全都是张以诚的本意,而是他既然身处在这个位置上,又如此八面玲珑,这么好的棋子,领导们为什么不用呢。 大不了东窗事发的时候,领导们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,把这个无懈可击的行政人推出去顶罪就是了。 教务处副处长是个很高的行政级别,那只是在Q大这潭池水中而言。 在他之上,金字塔逐渐汇拢,有的是更特权的位置,更精彩的手段。 三 卢世瑜非常清楚这一点。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,收贿受贿之事不是一个斑点,而是一根链条。张以诚只是这根链条上薄弱的一环。他向下联系着民间企业、别有所图的投资人,向上联系着Q大真正的权力核心,乃至于Q大背后的学术权威和政治领袖。 所以他也完全能理解,当他说完这句“谢谢”的时候,在场的这些领导看向他的表情。 他们已经极力克制了,不能在纪检委的同志面前流露出过于恼怒之色,依然称得上是脸色铁青。 他们全都觉得卢世瑜疯了。除了和他一起检举张以诚的尤秘书长。这个姓尤的肯定也疯了。 陈书记递给他一份文件,是检举报告的确认书,尤丽佳已经签好了字。卢世瑜签上自己的名字,用拇指摁上印泥。 签字,画押,文件生效。 “感谢卢教授为党内清肃贪污腐败做出的贡献。”陈书记伸手和他握了握,然后转向后面站着的一群领导。站在几步开外的萧定权看见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。这群领导们的脸色在陈书记转过头来的一瞬间由阴转晴,铁青色立刻消散,全部换上了柔和甚至是谦卑的笑意,有的人还做出了痛定思痛的表情,真是把萧定权看呆了。<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