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北电门房(1206-1210) (第2/6页)
土导演大多都是文青,文青病不是一般的严重,电影本身就只是一门生意,非要吹的好像很是高大上的神圣艺术一样,吹就天下无敌,做却无能为力,还不如港台圈子靠谱,至少别人多多少少还跟商业性沾边,会遵守最基本的市场规律,哪怕是恰烂钱,但至少也比你们这群神经病强。 所以原本的玩法是,内娱四大巨头,中影、光线、华谊、博纳四家,出钱出场地出渠道跟市场,高价邀请港台明星跟港台那边的团队合作,港圈制霸大屏幕,宝岛圈子制霸小屏幕,我们就是他们最大的电影倾销市场,注定只能靠他们吃饭,低人一等。 一般的电影就不说了,真正投资上亿的大制作,要没几个香港那边的大牌明星,没有港台那边的专业团队,别说赚钱了,能有人走进电影院就不错了,哪怕是三大导演,最后也不得不跟市场妥协,启用港台明星。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没人比我更懂电影2! 也正因为这种特殊大环境,很多时候决定内娱座次的不是自身的底蕴跟实力,完全就是比拼哪边跟港台圈子的关系深,可以跟那边的电影人大公司合作,所以那几年,港圈才叫一个嚣张,四旦双冰别看国内吹嘘的很厉害,到了那边真就是人人可骑,近乎是沦为了专业交际花。 正常情况下85花想要在圈内有所突破,只能是走上四旦双冰的老路,不然就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混小屏幕拍电影,主流电影圈跟她们关系不大,也很难融入进去,但叶羽这个大编剧大才子的出现是直接打破了原本的格局,还没等港台圈子反应过来,直接就给内娱内地市场来了个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更新换代。 你们不是要封锁我打压我,OK,那我就换个玩法,直接出口转内销,去拍韩国电影,然后借用中韩友好文化交流年的名头变成进口电影,直接进入国内的电影院上映,然后站着把钱给赚了,用国内外非常夸张的票房狠狠打脸。 要知道在《我的野蛮女友》之前,所谓的两岸三地合拍电影,票房基本上是很少有过亿的,一年可能就几部,就算是云集了李连杰、刘德华、金城武号称投资3个亿的《投名状》,最终的全球票房也就3.5亿,这可是之前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。 中影耗费巨资打造的《赤壁》上下两部也就才5.8亿,算上日韩等外埠市场,这电影的全球总票房也就十亿出头,而这两部的总投资据说是七亿人民币,亏得中影元气大伤,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拍电影压根不赚钱,投资越大赔的越多。 正当很多从业者都这样认为的时候,《我的野蛮女友》横空出世,一下在是扯下了所有同行的遮羞布,原来不是拍电影不赚钱,只是你们拍的那些电影不赚钱,你们这些人压根就不懂电影,你们以为的那一套是早就过时,你们就是一群旧时代的残党,是早就被市场给淘汰了。 同时内地市场的真正票房潜力也被叶羽直接给逼出来了,原来不是华语电影真拼不过好莱坞大片,其实华语电影是可以比肩甚至超越的,只是大家不懂,不知道观众真正的喜好,所以都太想当然了,都很任性的拍自己喜欢的,而不是观众真正想看的。 所以当叶羽这边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,不断刷新内地票房纪录,把华语电影影史记录一再推高,以至于现在的影史前五他拍了几部就能占据几个名额后,所以人是彻底说不出话来,事实证明他们真已经过时了,压根玩不过他。 第一部你还可以说是一时运气好,第二部第三部全都很成功,不但是本埠市场很成功,在日韩东南亚这些外埠市场也都非常成功,这就真没办法尬黑了。 之前港圈之所以那么高高在上自以为是,不就是靠着引以为傲的外埠市场跟国际影响力,已经内地市场的强大号召力,虽然大多都是在洗金币,实际上很有水份压根就没那么高的票房,但就算是洗金币都没方文山之前搞出来的三部电影票房高,这就很尴尬了。 以至于现如今的“方文山编剧”就是独一档,完全就是另外一个层次,动不动就是内地票房十亿起步,全球票房3亿美元起步,最气人的是成本还低,之前的几部就每一部成本是超过五千万的,一部电影就把整个市场90%以上的利润给直接赚走了,四大巨头绑一块还没他一部电影赚到的多。 这一次倒是投资了两亿,结果……光是广告植入跟一场开机仪式就全部赚回来,还盈利两个亿,这怎么比? 因为是不想跟《河东狮吼2》撞上,是不得不把上映时间改成国庆档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