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104 (第2/2页)
入宫,起初因姿态颇佳,又识得几个字,所以入了尚仪局,从此与宫人一同受训。而后她的天资聪慧,很快便得到了司籍与尚仪的赏识,因此得奉于刚刚归宫的永阳公主。那时候,洛阳之变刚刚结束了不到六个月。可这些说来倒是话长了。她简短答道,“奴是元贞初年入宫,从前在尚仪局做事。”李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“三年了……可曾去过洛阳?”幼蓉垂眸,“回九大王,奴是长安人氏。”李睿闻言淡淡笑了一下,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她,道,“如此么。可是,本王总觉得……你很眼熟。我们是不是从前见过?”幼蓉微微欠身,“大华高祖开元最盛之时,宫人数曾达近万之众。如今只多不少,大概是宫人长得样子差不多,大王才会觉得,奴这张脸看着眼熟。”李睿犹豫起来,仔细了她的眉眼许久,道,“你抬起头来。”幼蓉迟疑片刻,微微昂起下巴,眸子轻垂,将一副白净不施粉黛的素面呈现给九王李睿。浓眉杏目,是不是美丽的女子长得都差不多。李睿看得心弦微颤,一些经年已久的回忆就着这大明宫细细碎碎的夏风吹进脑海。他叹了口气,挥挥手叫她不必再抬头,然后喃喃,“好了。大概,是本王看错了。本王要找的人,大概不在这里了。”幼蓉缓缓抬起眼,向他投去安慰的目光,平静道,“有难以忘怀之人,本该成为最好的回忆,若是成了心结,那就不好了。不知九大王所念之人是谁,但是,还望大王宽心。”一语淡淡的话,像是涓涓小溪似的流入李睿的心中,叫他神思清明。李睿听后有些感动,负手点点头,“你说得很好。”言罢,他低头想了片刻,缓缓道,“不如这样,本王去和公主讲,叫你日后不必在宣徽殿伺候了,随本王出宫吧。以后你就是本王的贴身侍女。”幼蓉微微欠身,却是开口拒绝,随后婉转妥帖地答道,“宫中奴籍森严,奴已经是宣徽殿的人,就要忠于主上。而且,公主待奴不差,奴要陪着公主。”李睿一听,只好点点头作罢,道,“那好,你不想,本王也不勉强你。”幼蓉抬眼看了下天色,与李睿说必须要赶往尚宫局了,李睿抿唇应了声,一通礼节后,就此道别。幼蓉抱琴转身继续在宫道上走,眸中波澜平静,既无喜色,也无恐慌。倒是比那些见到皇子,或者与皇子攀谈上几句话的小宫人要稳重妥帖的多。从前尚仪就称赞过她,哪怕叫她端着guntang的茶碗都会面不改色地放在桌子上,她都可以做到稳稳当当,毫无惊惧。那时候,尚仪说过,“但凡入宫,人都有所求。可往往不求者,才能平平安安地笑到最后。”当时她听了这话,不悲不喜。所求?大概她自己都快要忘了,自己要求什么了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转眼入了仲商,夏天的潮湿总算消退几分,然而暑气却未减。长安的秋总是来得迟些,起初,定要再拿夏末的日头晒个通透,仿佛要把人间烤透了似的。好在这种天气只是干热,而非闷湿,已经叫忙碌的宰相舒坦不少。中书省内,各个官员正翻阅书籍,奋笔疾书地写着千秋节的诸项事宜,大概是写的太快,没一会儿就有人朝内侍喊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